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让“无接触”成为一种趋势,配送机器人,更是成为餐饮、酒店、办公等场所复工复产的标配产品。服务机器人企业,也开始了对细分领域更加多元化的探索,而“新基建”,则是催化剂。
“新基建”的提出,机器人将不再仅仅只是替代劳动力的工具,更多的是协助人们提高效率的新型基础设施,具备自主移动、决策和思考能力。
人有五感,同样,配送机器人也需要不同的感官配合来完成一个完整的配送, “自主移动”则是实现配送的***步。
餐厅内,餐品的传递不再是靠服务员来回穿梭于吧台及就餐区,而是等配送机器人“端”过来,先走到A桌,再来到B桌,工作人员负责上餐,做好服务。
商场内,一个装满物品的配送机器人正在行驶,一路上,它能够感知周围环境,对行人、柱子、玻璃等各类动态、静态障碍物进行避让,完成从商场大门到各门店的物品接驳、分发。
办公楼内,员工不需要亲自到前台拿快递、拿文件,前台同事在配送机器人上一键“配送”,坐等机器人“送货上门”。
目前,配送机器人市场分为三大类应用场景:室内无人配送、室外封闭商区配送以及室外物流配送,且这三类场景是一个递进的过程。“新基建”概念的提出,必然会加速这个过程,也会给这些新型基础设施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。
可以预见的未来,在末端几百米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中,配送机器人将会担当智能时代的“跑腿”小哥,代替人完成大量的配送及传递工作,提升配送的效率需求。而“新基建”的火热进行,将会进一步加快配送机器人从噱头到实用主义的完美蜕变。
更多资讯:yogo机器人
新闻中心